??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總工會、產業工會,各基層工會,市總各部門:
現將《大連市總工會助企紓困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大連市總工會
2022年6月23日
大連市總工會助企紓困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全總《關于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實《大連市助企紓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大連市總工會結合工會工作實際,推出以下四個方面15 項措施,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一、加大經費補助
對市總工會直屬企業工會、小微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工會實施經費補助和返還政策。支持基層工會加大力度做好疫情防控、職工維權服務工作。
1.補助市總直屬基層工會。根據《關于印發<大連市總工會對市總直屬基層工會補助經費的方案>的通知》(大工財〔2022〕1號)精神,對2021年度足額上解工會經費的市總直屬基層工會,按上解經費市總工會留成部分的40%予以回撥補助。
2.補助小微企業工會。根據《關于實施小微企業工會經費支持政策的通知》(大工財〔2022〕4號、5號)精神,對屬于“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小微企業實行工會經費全額返還,對市總直屬的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小微企業標準,但月銷售額在15萬元以上的小微企業,按上解工會經費市總工會留成部分予以返還。
3.補助科技型中小企業工會。根據《大連市總工會關于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工會經費支持政策的通知》(大工財〔2021〕3號),繼續對大連市科技局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中已建立工會組織、足額撥繳工會經費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按上解工會經費省、市、縣工會留成部分予以返還。
4.補助鄉鎮(街道)、村(社區)工會。列支2000萬專項資金,補助鄉鎮(街道)、村(社區)工會。在省總工會劃撥每個鄉鎮(街道)工會工作經費每年1.5萬元基礎上,市總為153個鄉鎮(街道)工會按照1:2的比例予以配套資金支持;對1690個村(社區)工會由原來每年撥付4000元增至1萬元,支持基層工會做好服務職工工作。
二、支持企業發展
推動落實“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企業工會工作原則,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和群眾性創新活動,引導廣大職工進一步提振信心,自覺投身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為實現振興發展“十個新突破”和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建功立業。
1.組織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2022~2024年,投入資金1億元,用于支持基層工會組織開展“百萬職工大比武 挺進萬億立新功”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圍繞重點工程、技術創新、技能提升、安全生產、營商環境5個方面開展競賽,競賽工種3000個、參賽職工100萬人次、涌現創新成果1萬個、培養首席員工、技能大師、大連工匠等技能帶頭人1000名。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創造活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
2.鼓勵職工創新創造。依據《大連市勞模和職工創新工作室命名管理辦法(修訂)》,2022年在全市創建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60個、產業創新團組5個、職工技能培訓基地3個,為職工技能提升搭建平臺。依據《大連市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新項目扶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2022年列支500萬元,扶持一批創新項目,舉辦大連市首屆職工創新成果展,大力推廣職工創新成果和優秀操作法,拓展“勞模工匠創新智庫”功能,推動產學研用結合和創新成果本地轉化。
三、助力拉動消費
落實《大連市助企紓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第38、39條),鼓勵工會組織文旅活動,加大對文旅產業扶持力度。
1.組織勞模療休養。落實《大連市提高勞動模范待遇的意見》,按照每人4000元的標準組織市級勞模療休養活動,推動大連市勞模療休養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2.組織一線醫務人員療休養。根據《關于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大疫指發〔2020〕7號)精神,設立專項資金,組織開展一線醫務人員開展療休養活動。
3.組織技術工人療休養。制定《大連市總工會關于加強和規范技術工人療休養工作的意見》,落實《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提升技術工人待遇,促進技術工人身心健康,進一步提高技術工人的榮譽感、獲得感、自豪感。
4.開展職工文化活動。市總設立1000萬專項資金,2022年為工會會員送20萬張電影票、5萬張景點門票,豐富職工文化生活。與大連市文化演藝集團合作,組織職工觀看專場文藝演出。開展“文化惠民”進企業活動,年底前到全市重點工程現場、企業生產一線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站點等送出不少于10場的專業文藝演出,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
5.提倡基層工會利用會員會費組織會員觀看電影、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等,開展春游秋游,為會員購買當地公園年票。會費不足部分可以用工會經費彌補,彌補部分不超過基層工會當年會費收入的三倍。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將符合《遼寧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遼工發〔2018〕49號)舉辦的工會活動交由旅行社籌辦。(春游秋游應當日往返,不得到有關部門明令禁止的風景名勝區開展春游秋游活動;可開支工作餐、交通費和活動費,不可開支景區門票費、導游費等。組織春游秋游活動時確需在外用餐的,可安排工作餐。每餐人均標準不超過50元,每日不超過100元。)因工作性質、時間等原因不能統一組織觀看電影的,可發放觀影券并實名簽收,年人均不超過300元。
四、關心關愛職工
1.開展送溫暖活動。加大對困難職工幫扶力度,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設立2000萬送溫暖專項資金,用于做好幫扶濟困工作。精準開展生活困難職工家庭生活救助、子女助學、大病救助等項目幫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納入檔案進行“兜底式”救助。擴大常態化送溫暖活動覆蓋面,關心關愛一線“苦臟累險” 職工,加強對因疫情災情造成生活困難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幫扶和服務。
2.促進就業創業。依托大連市職工雙創孵化基地、“樂聘大連”就業服務平臺,提供更加精準的就業服務。攜手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總工會、各產業工會、兄弟城市工會、企業合作伙伴等單位,開展線上線下的形式多樣的用工招聘活動,為下崗職工、農民工、高校畢業大學生、退役軍人等不同群體提供用工需求和就業機會。組織開展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資助優秀農民工上大學,進一步提升技術技能、增強就業本領,促進就業創業。
3.關愛職工健康。設立2000余萬元專項資金,實施職工醫療互助,開展痔愈援助行動,對困難企業女職工進行免費“兩癌”篩查,對罹患“兩癌”的女職工發放每人不高于1萬元的關愛金。提供免費在線心理咨詢服務,幫助緩解心理壓力,促進職工身心健康。
4.維護職工權益。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工作。暢通12351工會服務熱線,組建“職工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為職工提供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等方面的咨詢服務。開展“雙合同月”和“集中要約行動”,指導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與職工開展集體協商。加大源頭參與力度、健全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及時為權益受到侵害的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把“五個堅決”要求落到實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